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助推更多市民住有所居
重庆将怎么干?
一起来看看吧
↓↓↓
重庆城市景观 重庆城市影像师张坤琨 摄
3月12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正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人才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今年,我市将牢牢抓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这个总龙头,紧紧扭住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人才房“三大抓手”不放松,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服务水平,帮助更多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强有力的住房保障支撑。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重庆将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纳入区县年度考核内容,确保2023年完成筹集8.1万套(间)的目标任务;
在此基础上,强化项目监管,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准入、分配退出、运营管理等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进一步完善“渝快租”服务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住房保障,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个性化需求。
优化公租房管理
重庆将继续完善公租房管理服务,对低保低收入家庭、优抚对象、多孩家庭、乡村教师等国家规定群体实施优先保障;
稳步推进公租房改革,积极探索公租房资产盘活试点工作,建立公租房与保障性租赁住房联动机制。
提升人才住房宜居品质
重庆将加强高科技园区、创新产业园区、总部基地等人才聚集区域和30分钟通勤圈内人才住房供给;
继续指导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进一步提升人才住房宜居品质;
用好用足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政策,重点在“一点四区”等区域建设租赁型人才公寓1万套;
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
该负责人还透露,目前,重庆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框架基本构建,各类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全市已累计筹集保租房20万套(间),有效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累计分配公租房56.4万套,低保低收入群体实现应保尽保。
结合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向,市住房城乡建委组织专业机构进行了调研分析、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市拟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以此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