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渝中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督查激励。
今天,渝中区举行2024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此举再次传递出渝中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好水平、更实作风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态度与决心。
近年来,渝中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为目标,提出“同样条件成本低、同样成本服务好、同样服务机会多”,坚持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保障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和阶段性成果,经济密度、投资强度、消费热度居西部地区前列。
当前,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深耕精耕渝中抓发展、跳出渝中抓发展,渝中区将全面深化改革,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力巩固拓展既有优势、开拓塑造新优势,加快打造“六个新高地”,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由优化“营商环境”向“宜商环境”转变,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走在前争一流。
宜商渝中 摄/李显彦
发挥比较优势
精准服务惠企有感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为实现更好突破,渝中区着力放大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底蕴优势,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用心用情抓好服务,加快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一切围绕企业干、一切围绕企业办”,力求让渝中区成为名企向往的福地、市场主体投资的旺地。
“从前期设计到施工报建、竣工验收,工作人员全程跟进,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支持。”大都会东方广场相关负责人说。作为重庆首个现代商业综合体,大都会东方广场承载着老重庆记忆和本地人情怀。如今随着“蝴蝶计划”的发布,大都会东方广场正式启动其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升级改造。
为了确保升级改造项目推进顺利,渝中区住建委上门服务,利用社会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政策为该项目办理施工许可,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加快办理项目经理入渝备案,助力施工改造加速推进。今年4月,渝中区住建委又召集竣工验收相关业务部门主动上门,面对面向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了政策解读,对项目参建各方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答,为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打下基础。
2023年,渝中区累计为200余个社会投资项目实施了帮办代办服务,全流程帮办代办比例100%,为辖区社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审批、楼宇经济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渝中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是帮办代办,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精准服务助企发展,渝中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渝中·易企办”“渝中·安心营”“渝中·无忧创”三大营商环境品牌。此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净化市场环境、释放创新活力,建成集群注册园区22个、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点”46个,企业开办、餐饮准营、个人股权变更等“一件事”高效办成,企业开办“零见面”“零跑路”“零成本”、最快2小时办结;推动了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实现“科学化”分类、“差异化”监管,全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企业年报率、年报零值率居全市前列。
聚焦排忧解难
助推企业行稳致远
“很多员工面临驾驶证换证,在哪里体检和办理最便捷?”
“办理企业信用修复有些什么流程?”
在“助企帮帮团”企业接待日上,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公安分局、区发改委等部门与企业面对面,就用工信息收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办理、治安类矛盾纠纷诉求受理、交通安全管理等问题一一进行现场答疑、受理。
“平时我们不了解的、需要耗大力气去办的,都可以向‘帮帮团’提。”中石化国际事业重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帮帮团’驻点多、效率快,能帮我们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省了我们好多事儿,让我们干起事业更有干劲、更有底气。”
自“助企帮帮团”运行以来,多次开展进园区、进楼宇“企业接待日”活动,累计办理企业问题诉求240余项,赢得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化龙桥街道创新推行的红色党务、绿色政务、蓝色警务、橙色法务——“四色四务”对企服务也赢得了良好口碑。
“不管是政务服务,还是法律咨询、商务洽谈,‘四色四务’一站式就能解决。”重庆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笑道,“离得近、可以第一时间解决我们的难题,特别省时省力。现在还设了全市首个CBD医保服务站,办事更方便了。”
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渝中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服务效能持续增强,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企业“敢干”蓄势赋能。
当前,渝中区积极打造“一公里政务服务圈”,下沉21台自助服务一体机,为市民提供“7×24小时”就近办理服务;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已实现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等80个套餐上线“渝快办”;搭建“区领导+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重点(总部)企业服务三级对接联系服务机制,全方位提升办事便捷度。
重庆国有资产高效盘活路径研讨沙龙在渝中区举行
坚持问题导向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坚持问题导向、定向分析,渝中区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民营经济面临的新问题,多个区级部门积极行动,打出了一系列助企“组合拳”。
针对民企在经营中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和运用难点,渝中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华商标协会品牌维权工作委员会,向中国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定制了针对渝中“老字号”和驰名商标的保险产品,与千叶眼镜、朝天门、德元、珮姐老火锅、老来福等5个品牌完成全市首单“老字号”商标集群保险,为民营经济发展加上“金钟罩”、送上“定心丸”,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转化。
为破解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困难、人才缺乏等问题,渝中区人力社保局实施“惠企”“强企”“暖心”行动。多次深入企业开展社保“小讲堂”、工伤“小课堂”等政策宣讲;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秒申请秒审核”、企业零跑腿,2023年度减征失业保险费4.5亿元,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稳岗返还资金、创业担保贷款等2.7亿元,惠及企业2万余家;支持港力环保等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后46名,成功创建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业与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研修活动,达成合作意向49项。
为扎实服务中小企业,渝中区税务局多次开展优质中小企业“税收营商环境体验师走流程”活动,组织体验师到办税服务厅深入走流程,收集对税费业务办理的意见建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个体工商户送政策,帮助个体工商户知政策、会操作、能享受。
2023年,渝中区出台了8方面27条具体举措,以完善民营企业服务、政策落实落地、企业座谈交流等相关机制,全区民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提升办案质效
护航企业安心发展
“感谢检察机关,为公司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帮助我们渡过了经营危机。”近日,渝中区检察院接到一通来自某集团负责人的来电。
据悉,某民营企业原融资部助理总经理单独或伙同原财务部总经理等4人,非法侵占该集团资金共计人民币8000余万元。
由此,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考虑到此案涉案金额多、证据材料繁杂、对企业影响大,渝中区检察院指派3名检察官提前介入侦查工作。
“嫌疑人作案时间跨度长达5年,虚构、侵占财务顾问费用次数、涉及的投资融资项目较多,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渝中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为挖掘侦查突破口,渝中区检察院组织召开检、企、公三家联席会3次,与企业代表电话沟通、函件沟通20余次,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多维度开展追赃挽损工作。
在渝中区检察院的不懈努力下,5名嫌疑人选择认罪认罚,总计退赔金额7000余万元、占总涉案资金的81%,解决了涉案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并不是个例。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全过程,渝中区坚持量化思维,加大督查力度,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行为规制与法治保障。
例如,渝中区法院重塑“线上+线下”办案流程新模式,搭建全流程网上办案智慧保障平台,着力实现诉讼流程再造和诉讼模式革新;渝中区公安分局创新探索“助企警务联络官”机制,研发“助企直通车”小程序,化解涉企矛盾370余起、解决企业难题57个……
目前,渝中区建立起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跨部门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深化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无事不扰”“无举报不实地核查”等创新改革,让企业在渝中安心发展、舒心投资。
扩大对外开放
暖心服务全球客商
“这是我第四次来中国,没想到签证快到期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又方便又快捷,渝中区表现出来的开放心态和主动服务让我非常感动。”来自埃及的外商Mahmmoud Bakr说。
据了解,Mahmmoud Bakr受重庆维纳柯贸易有限公司邀请,来渝洽谈合作。但由于他从上海入境后直接前往维纳柯的江苏厂家进行实地考察,没有住宿重庆的记录,这为他的签证延期办理带来一定难度。
了解这一情况后,渝中区商务委第一时间与渝中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沟通协调,开设绿色通道,将资料报送审查、企业走访考察、签证延期处理等环节同步推进。并且在流程框架范围内,加急办理手续,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外籍商务人士提供便利。
同样感受到渝中区“强助攻”的,还有位列世界500强的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作为航运服务的全球领军企业,马士基的落户是AP Maersk和渝中区紧密合作的成果。
“渝中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高效沟通和务实做法让我们印象深刻。”马士基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马士基重庆机构将成为我们大中华区重要的办公基地。希望借此次落户,我们能更好地参与中国西部的开发,助力全球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近年来,渝中区建立外商投资圆桌会议机制,深化与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合作,彰显与各方共享机遇的格局和胸怀。
如今,越来越多的全球伙伴选择走进渝中、了解渝中、投资渝中,对外开放的“朋友圈”越做越大。2023年,渝中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94户、同比增长45%,外资市场主体活跃度明显提升。